01|在城市更新的缝隙中,激活街角

HOJI Bistro 位于西安曲江量子晨商圈,在老太阳锅巴厂改造后的街区节点上,占据了新建商业街角的一块街口小铺面。场地面积约为 40 平方米,虽不宽裕,却拥有难得的城市展开界面。开放的三岔路口使得人流在此交汇,空间感放松自然,形成了街区夜生活的天然聚集点。

作为主理人第四家餐饮空间,HOJI 延续了他对餐饮空间“食物 × 社交 × 空间”的复合关系的探索。这一次,在延续西式底色的基础上引入中式烤物,通过“再烹饪”的手法强化中西融合的表达。希望在场所体验上回归食材本味,回应建筑材质的真实与城市界面的开放。

02|构造手法下的街区延展

不同于传统餐厅追求完整封闭的轮廓,我们选择以“融合”的方式来处理这间小酒馆的空间逻辑。在建筑语言上强调构造的诚实与拼贴的张力:外立面采用多种开启方式的门窗组合,构建出拼接、甚至带有即兴感的界面,使室内视线得以穿越街道的转角界面,带来更具层次的空间趣味。这种做法有些许美国画家 Edward Hopper 式的取景意味,为空间赋予都市街头的诗意凝视。

街道层面,一个悬挑的轻盈屋檐将上方商业体量巧妙剥离,同时庇护了檐下可停留的用餐空间,增强了街角的开放属性,使其成为街区公共性的自然延展。

03|有限尺度下的空间策略

室内围绕原建筑中唯一一根混凝土柱展开布局。我们将其作为功能组织的锚点,设置不规则形的酒水操作台,并以此为界,植入多个空间切面。原有建筑转角被重新折出新的轮廓线,通过折线构造与空间交错,制造出一种“不稳定感”带来的独特体验。

厨房区域以折形墙体围合,并通过外部进入,内侧设置上下可开启的窗扇,强化厨房与就餐者之间的互动,也带来更强的开放感与亲密感。入口处设置一个独立前室,既缓冲了开门时的气流变化,也打破了空间封闭的初始轮廓,为小尺度空间赋予微妙的节奏。

04|构建一个真实且细腻的内部世界

空间色彩基调选用克制的中性灰,来源于木纹混凝土地面、轻钢龙骨与阳光板+保温棉墙体系统,以及顶面的吸音木丝板组合。悬浮的轻钢龙骨体系整合了顶部设备与风口,也保障了空间在高人流状态下的声环境舒适。

近人尺度的细节处理尤为关键。空间内引入豆绿色木纹墙板、粉色大理石桌面与奶咖色绒面坐垫,形成温暖、柔和的亲密触感,搭配精致但不张扬的菜品,共同提供给用餐者多感官的沉浸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空间中的每一对椅子都不相同,均为主理人过往餐厅的家具收藏。这种“带着记忆”的置入方式让空间更具层次感,也强化了“主理人小店”的私密属性。

05|微光与街景:夜色中的第二幕

日落之后,HOJI 进入另一种状态。灯光设计趋于柔和,阳光板的微反射将街区光影抽象化地引入室内。街道、城市、食物在夜色中形成独特的叠合——模糊了场所与时间的边界,也回应了人们微醺时刻的精神松弛。

HOJI Bistro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装修空间”,它在细节与结构中表达一种不被定义的状态。在快速迭代的城市商业逻辑中,它试图通过真实的材质、流动的空间、质朴的料理,与街区形成更有温度的连接,为城市注入一丝融合又克制的设计语言。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HOJI Bistro
项目类型:小商业 室内设计
设计方:超级理想建筑工作室
项目设计:李响
完成年份:2024.10
设计团队:李响 王盛 桑潇
项目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量子晨街区
建筑面积:40㎡
摄影版权:©四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