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的基址在一个由几栋二层房子围合起来的子里。沿街的院墙与院内的砖房子之间有个长28米,宽3米多的通道,通道里还设有一个室外小市政的井盖。房东为了多得到一些可出租的空间面积,给这个狭长的通道搭了个彩钢顶,安了前后门,这就是颖画廊空间的前身。

yinghualang

 

yinghualang (14)

草场地成为颇有人气的艺术区,差不多十年前就开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画廊、艺术家工作室、餐厅小商店什么的基本上都嵌入到灰砖与轻钢结构混合的社区建筑肌理中。

yinghualang (1)

空间的租期为五年,对一个小型画廊来讲,租约算签得比较长了。地处北京城市边缘的艺术区,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大环境下,租金的增加、用地政策的改变等诸多因素使得很多小型画廊三五年就不得不另找空间。画廊主希望100平米空间的改造能满足五年的使用, 要求造价控制在每平米1000元左右。颖画廊的设计就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开始了。

设计试图使颖画廊成为人与艺术互动的场所,一座跨越边界,联接艺术与生活的

现状的空间是在院墙里面,而设计试图使画廊的体量跨越院墙,呈现于道路边。由于现有的院墙不允许改动,我们就在其外侧曾设了一层阳光板,覆盖住原有的院墙,使画廊有了一个28米长的沿街立面。阳光板轻质半透、价格经济。为了使其在室外更耐久,并对后面的院墙具有遮挡效果,阳光版背面附了一层反光膜,使得外立面远看呈现出金属般的光泽。阳光板延伸到院内画廊空间的其他几个外表面上,画廊新的建筑体量从旧的环境肌理中生长出来,然而又与周边形成对比。

yinghualang (3) yinghualang (2)

目前这个区域内对原有建筑加建有严格限制,通过跟当地管理者尽力协商,屋顶可以在5米范围内被加高1.5米。这决定了画廊的功能布局。室内空间包含四个展厅,三个3.6米原有高度的展厅在地面层,一个在夹层上。夹层下面出现一段有凹龛的狭窄空间,高2.4米,宽1米。凹龛用来展示艺术家创作的小物品。展厅空间在这里收束,使人靠近凹龛,注视其中的展品。旁边形成一个功能区,将卫生间、厨房、储藏间和通向夹层的楼梯紧凑地整合在一起。

yinghualang (6) yinghualang1

夹层上有一扇通高的窗。当人身处窗前,画廊室内与街道发生视线交流,给人一处可以安静独处的空间,窗在这里成为隐形的“桥”。窗子也将自然光投射到底层,给中段渐暗的功能区带来采光。

yinghualang (13)

在卫生间这个最私密最个人的空间里,墙面回到外部使用的阳光板,模糊内与外的界限。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镜前灯展现出“花”型,由无纺布做出的三十余朵“花“组成灯罩,将蓝红两色灯光滤出。花灯带来对花的联想… 设计愿颖画廊像一朵鲜花,在有限的使用期间,焕发光彩,给周边带来一些美好。

yinghualang (11)

yinghualang (10) yinghualang (9) yinghualang (5) yinghualang (7) yinghualang (15)

▼平面图

First floor plan

 

打印

项目信息——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草场地

项目建筑师:狄韶华

团队:安兆学、冯淑娴、冯建成、刘星

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6年

摄影师:Praxis d’Architecture

完成时间: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