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生长于百年骑楼的「海口文旅商业新地标」,

一个沉浸体验航海叙事,触发年轻人消费新活力的集合地,

也是“一张可以带走的城市名片”,塑造文旅零售场景新样本。

 

这里是「海边宽宽」海口水巷口店,作为一家打造海南在地文化体验的文旅伴手礼店,以正在崛起的年轻调性综合伴手礼,展现年轻态的海南文化。项目择址海口一栋百年历史骑楼建筑,以新旧共生的创意场景呈现,让城市历史骑楼老街焕发新生命力。

Boat“ 新旧共生

永创设计于海口历史文脉里提炼以“船”为核心概念、“航海”为核心叙事的设计理念,注入来自海、浪、风、沙里的自由与热烈,碰撞大海的蔚蓝与船舱的暖棕木色,衍生丰富船舱设计细节与海上生活场景,回溯令人向往的航海之旅。并在建筑内外设置多处打卡装置与惊喜彩蛋,期望塑造海南文化旅游的新晋打卡地与传播地。

# 01 概念起源 货船文化的当代转译

骑楼水巷口,曾是海口最早的渡口码头,货船云集、人来人往,它见证了海口的开埠历史与繁荣贸易,也是如今游客探寻海口城市人文风貌的必打卡地。

海边宽宽全新店铺选址于此,希望让百年前的商贸繁景,在当代空间里重新启航。

店铺既承载「海边宽宽」的品牌传达,也要兼顾丰富的SKU的陈列与销售。面对品牌的这一要点,如何将大量不同业态的伴手礼产品合理有序地置入空间,而首层空间又怎样在开放与流动中邀请更多人自然而然地进入?

新感受与老场域文脉与时代人文

“我们从水巷口百年前货船云集的盛景中汲取灵感,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一大船靠岸、商贾云集、货物装卸的热闹场景,成为整个空间的精神图腾。我们将独栋三层建筑整体构想为一艘巨型货轮,每一层承载不同商贸社交场景。”——永创设计

永创设计联动海口及水巷口的历史地域特色,提出了“船”的空间概念,链接「海边宽宽」伴手礼的“新”感受与骑楼老街的“老”场域,追溯历史营造场景,呈现“新“文旅商业空间新体验。

# 02分层策略 从烟火市集到自由社交场的航海叙事

从首层「海上市集」的热闹人气,到二层「海上船屋」慢下步伐的各式生活体验,登至三楼「海边咖啡」放松度假社交的松弛自如,永创设计为独栋三层空间定制了不同的空间节奏与场景体验,诉说由烟火市集到自由社交场的航海叙事。

当逐层登船,感受不同空间的情感与温度,属于海口城市的独特历史篇章也在脑海中一桢桢回溯,新与旧的共生叙事,在此扬帆启航。

1F 海上市集 历史文脉焕新 迭新城市记忆

初抵场地,面向建筑两侧人流交汇的开放展示面,设置了大型气膜字「海口」吸引视线,蔚蓝而俏皮的形态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消解历史建筑的厚重感,现已成为骑楼新地标打卡点。

建筑外立面在保留原有骑楼建筑结构上进行翻新与创新演绎。首层作为激发人流进出的重点空间,设置双入口最大化打开空间,以海浪意象定制异形曲面门头与休憩座椅塑造流动感与昭示性。

为了塑造身处海边的缤纷活力,同时增加视觉丰富度,建筑柱体使用贝壳镶嵌水磨石工艺,并设置航海主题打卡装置。整体曲线带来的柔美感同频人的舒缓心境,开启消费新体验。

室内首层空间以开放式200㎡平层,模拟船舱卸货场景。

设计将船的形态置入、上升至天花板,以老船木仿制构件与船骨天花构成空间基底。让人如步入船舱般身临其境,沉浸感受空间的航海叙事。

面对品牌货品 SKU 量大且杂的难点,设计经过深研交互逻辑,模仿「摊位」的货架系统陈设品牌多类型SKU产品,还原”各自为营”的码头集市体验,以高流转的自选模式,强化1F空间快速、热闹的节奏感。

温和从容的弧面,将各式陈列柜包裹于空间之内,塑造室内的流动感,强化具有航海叙事的空间骨架。同时为了契合年轻世代更需情感共鸣、情绪价值等消费趋向,场景视觉锚点以货轮相关元素融合轻量化道具,缔造塑造海上市集的热闹与活力。

设计以老船木仿制构件,定制适用于不同产品的不同造型货架,增添空间的视觉层次与新奇体验。将提取自“船”的丰富元素融入场景装置,吸引客人驻足探索、打卡与传播,沉浸感受航海主题叙事。

连续而丰富的船体构成元素出现在空间中,结合均匀散布空间的温暖光线,呈现出更加亲人、令人松弛购物的空间,在颇具趣味性与辨识度的同时满足品牌快周转,缤纷热闹的购物场景氛围塑造。

2F 海上船屋 具像海上生活,洄游多元空间

相较一楼热闹往来的人气与琳琅满目的陈列,二层空间以“海上船屋”为意象,表达慢下来的空间节奏。开放的空间形态,与轻松温馨的氛围让人慢下步伐,能更加沉浸感受航海船屋里的主题游逛。

设计以「一室一物」原则设定香薰室/巧克力区/文创等“独立舱房”,回字形动线环抱中庭,期望还原古代富商”点对点”交易场景的当代演绎,体验沉浸式慢节奏选货时光。

于是,客人可以通过船屋内部场景的还原,透过木质铺设、绳索、船锚、船门等一系列深化海上生活的元素演变,在其中松弛游逛,激发对各个空间的更多交互性。

文创区

文创区以阵列与对称等重复性的设计语言,构建人们内心如海面般安定平和的秩序。一旁墙面模拟舱井以LED屏展示涌动的海景,看得见“窗外的海面”设计,延展空间的辽阔度,释放更多想象力。

香薰区

不同分区契合不同产品类型,在场景塑造与空间感受上有差异性。香薰区的浅调蓝白,展现触碰海底世界般的静谧与澄澈。空间色调变化,也暗示着场景的转换——进入船舱里的安定从容。空间契合香薰产品的治愈力量,将人的情绪调控至安静中,投入感受不同香氛的气味。

非遗区

空间特意设置海南非遗黎锦陈列体验区,向年轻一代传播在地独特的非遗民俗文化。四周围合式的台面嵌入船杆,在安逸的环境里,享受传统文化的文艺转译表达。

巧克力区

巧克力区框架色彩提取深棕色与浅咖色包裹形成内外层次,给予视觉与功能层面的顺滑自如。富有流动感的空间结合怡人的色调组合,引领客人进入甜蜜的小“食”光。

茶区

茶区则以克制而凝练的线条与沉静的色彩,让人抵达内心的宁静。圆润的弧形贯穿于模拟船帆结构的穹顶与灯笼般的藤编灯具,给予温柔包裹的安定力量,邀请客人静谧品鉴洽谈。

3F 海上咖啡 重构海上视野,沉浸社交场域

拾级而上,三层空间引入「海边咖啡」子品牌营造船的最顶层甲板之上放松度假,自在社交的生活氛围,设计将甲板上流动的风、阳光、海浪等意象融入空间,以更具包容性的航海叙事体现场景的流动感与人文性,呼应”开放通透”的空间哲学基定独栋骑楼的总体设计语言与空间气质。

设计以新旧融合手法,对旧物进行回收,对老物进行改造,延续航海主题故事,强化海上生活记忆。在保留船木质感上,以甲板元素、主题道具等构成夏日船舱意象,并在其中置入咖啡茶歇+策展空间的复合功能,形成顶层制高点”观景平台”,提升社交附加值。

由天花板向下垂挂悬浮的白色布帘,有意同频于日光下,在海上甲板松弛社交的生活场景,其轻盈的质感让人自然联想风帆的形状,随着货轮开启浪漫征途。

当逐层登船,空间带来更缓慢宁静的度假气息。当入坐放松身心的休憩躺椅,身侧是冲浪板、游泳圈等海洋运动装置,你可以透过货箱遥望航海旅程,共处热带阔叶植物,感受假日时光的惬意与舒适。

空间同时作为策展区,可以灵动陈设展品。开放而不设置太多墙体隔断的空间,最大程度塑造流动感。木质家具带来的质朴与自然气息,百叶窗里透漏出的慵懒光阴,整体空间向外传递回品牌基调:在海边,宽宽来

与城市来客海鸥会面,成为属于海上甲板的惬意视野。标记于空间各处可见的海鸥标识,升华海边度假的闲适与慵懒。让自由的风,从海口吹进每一个客人心中,将城市旅途里的美好印记带走——享受当下,重拾热烈再出发。

“这不是简单的航海主题空间,而是对海南商贸基因的当代重构。我们剥离传统文旅的符号堆砌,用’船’的物理形态承载’交易-筛选-社交’的行为进化,最终打造具有在地商业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永创设计

* 全案设计 共生空间美学,链接品牌情感

透过空间统一的视觉元素与基调氛围,深化品牌印象与辨识度,除空间方案外,永创设计还负责升级品牌LOGO 以及 1F Gelato 、3F 咖啡业态品牌视觉和部分新产品的产品设计。

将海岛风情画卷具像化于建筑、室内、装置、产品视觉及设计细节等方面上,以全案设计策略扩大品牌影响力与社媒传播力,加深消费者对「海边宽宽」的品牌调性与整体认知。

如何打造文旅产品的在地化与差异化一直是行业中最大的热点与难点,永创与海边宽宽的携手实践,无疑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标杆。也为海口这座发展多年的旅游城市带了年轻化差异化的产品与体验。

* 在海边宽宽来打卡照片

开业以来,项目迅速成为了海口城市文旅商业的新地标。从独特的建筑门头,趣味探索的消费场景乃至触手可及多元鲜活的产品包装,让它收获了大量年轻人和游客的喜爱。新的品牌、场景与体验正融入城市文旅的未来图景,以新鲜力量激活城市活力掀起海南人文旅游的新潮流。

 

【设计团队】

创意总监|黄冠州

项目管理|叶茵文 伍园园

品牌设计|赖永聪 陈芳 吴琪 陈水彬

空间设计|陈玫洁 吴佰璋 邱冰冰 陈平 文南慨

深化设计|梁诗敏 彭雄彬 郭少君 黄家豪 向宇翔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海边宽宽骑楼水巷口店

项目业主|海边宽宽

项目面积|704㎡

项目地点|中国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博爱街道水巷口56号

施工时间|2025.2

完工时间|2025.6

 

【协同团队】

空间摄影|WMStudio 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