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刻意地把日式的东西带到中国,使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而是在中国孕生一个可以发扬光大的项目。——原研哉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9年2月底,中国门店数量达到324家,其中香港20家,台湾48家。2018年又陆续在深圳和北京开业了两家MUJI HOTEL(无印良品酒店)。诞生于1980年的无印良品,自2005年进入中国内地,在上海南京西路开出第一家店铺之后,就广受国人的大爱。除了这个风靡全球的品牌之外,另外一个广受国人追捧的就是该品牌的艺术总监、日本著名的中生代设计师原研哉。

▲MUJI设计总监及品牌顾问原研哉

MUJI在2019年年末正式推出了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装,Hi设计有幸在发布会现场采访了原研哉先生。作为無印良品的第二代设计总监及品牌顾问,原研哉先生分享了自已对设计以及居住空间的思考,以及MUJI从生活用品到家装服务,一直秉承的家居理念。

成为MUJI的延续

2002年原研哉受MUJI第一代艺术总监田中一光的邀请接受该公司的艺术指导工作。时至今日,大多数人早以将原研哉与MUJI划为等号。MUJI的产品从40多个品类,到现在已经有7000个品类,它们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但无论如何组合,其核心还是消费者,还是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作为無印良品的设计总监,他要把这么多的品类进行有效的归类、总结、编辑,为人们提供更良好的生活支持。

▲MUJIINFILL无印良品家装发布会

与MUJI合作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原研哉感受到品牌自身的发展变化以及品牌传递给消费者去思考的理念,在这个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中持续激发了与品牌合作的新鲜感。他说的:“MUJI从日常生活发展到酒店,包括到这次的MUJI INFILL无印良品家装,以后还会产生更多新的东西。”

从未停止对于家的探索

▲2018CHINA HOUSE VISION

除了MUJI,大多数人了解的原研哉还包括他的展览,尤其是2018年在中国举办的《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颠覆了人们对家的固有观念,也打破了建筑的常规。这并非是HOUSE VISION的第一次展览,却是历时最长的一次HOUSE VISION大展。此前HOUSE VISION大展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在东京举办,HOUSE VISION这个项目旨在对“家”展开思考,但并非只关注住宅和建筑。原研哉也提到:“当我们考虑到人类未来的家居或者产业的时候,家成为了众多产业的存在。我们考虑到未来产业的变化聚焦在家的平台上可能更加高效,因为家会涉及到能源、移动、通信、交通等等的服务”。

▲2013 HOUSE VISION

▲2016 HOUSE VISION

说到家,原研哉先生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住宅的一些看法,他说中国人的住宅,属于集合式的组成,是比较集中的,跟欧洲的比较相似。但跟日本就有所不同,虽然日本国土面积比较窄,但人们都是住在独栋或者别墅的住宅中,而且在中国买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毛坯房,需要自己再去进行装修。现在出现了一些精装房但多半都感觉是整齐划一,比较无趣的。这也是他提出的希望消费者能够自发去设计,契合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去打造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的原因。


▲原研哉先生

原研哉先生为我们讲述了他在15年前自己亲手改造自己的家的过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原研哉买下了这个旧宅,然后把整个住宅的屋顶、墙壁、地面全部恢复到毛坯的状态,重新自己设计和装修。他说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话,包括收纳家居、家具、各种材料和材质的选择、灯光以及开关的设计,让他学到很多东西,也非常开心,很享受这个过程。他相信很多人在打造自己的家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新的体验,这也成为了MUJIINFILL项目的另一个机缘。

设计:欲望的教育


▲日本建筑师通心粉展

除了研究“家”之外,原研哉还策划了各种有趣的设计展览,包括1995年经典的《日本建筑师通心粉展》,他说这个展是源自他对食物能否设计的好奇。这个创意让建筑师走进厨房,在一个普通人也能明白的主题上展开竞争,从而体现建筑职业的创造性和各建筑师之间的理念差异。原研哉把这个背景告诉了20位日本建筑师好设计师,要他们拿出自己的通心粉设计。每个设计都以原尺寸20倍的模型展出,并配上一份食评家、插画家竹冈美穗提供的配菜谱。

▲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

5年之后他又联合了三十二位日本顶尖的创作者,策划了《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这里面包括隈研吾、面出薰、坂茂、深泽直人等知名设计师,涵盖了建筑、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广告、照明、时装、摄影和文学等领域。这些大师的任务则是将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火柴、手纸等日常用品,以全新而截然不同的面貌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新的设计被放在原本设计品边上展示,让观众能够更直观的进行对比。

▲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

当问及设计的功能和设计的力量能改变什么时,他说是“欲望的教育”。他说:“社会当中的事物存在很多潜在的量和一些很好的东西,通过设计的语言,设计师的敏感去把这个东西挖掘出来,用一个形象化的形式去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由此去激发、孕育出更新的需求。培养整个大环境叫欲望,如果每个人的欲望层次提升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就是自己的品位提升了,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也会同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设计是发掘事物本质的过程和工作

▲HAPTIC触觉展

2004年,原研哉策划了《HAPTIC触觉展》,他向建筑师、设计师、高级泥瓦匠、高端家电厂商等各领域的22位人士发出邀请,他要求各位创作者设计一个不是基于形式或颜色,而主要是受“触觉”激发的物体。他说:“现代科技愈便利後,感官就愈退化。现在的我们可能已经不太会写字,不会计算,不会削苹果,连封信也写不出来……我希望设计能帮助人寻回感官的记忆。”

▲TOKYO FIBER’07 SENSEWARE

▲TOKYO FIBER’09 SENSEWARE

此外在2007年,他结合科研所、设计师、建筑师等众多的才能与技术,展开对设计的重新理解和定义,于是有了“SENSEWARE”展。“Senseware”被他定义为那些能激发人类创造性本能、唤醒造物欲望的东西,就像石头在石器时代所扮演的角色。此展已于2007年、2009年在巴黎、米兰、东京分别举办。

▲DESIGNING DESIGN原研哉2011中国展

2011年,展览活动的范围扩大到了亚洲,以北京为起点的“DESIGNING DESIGN原研哉2011中国展”在中国巡回举办。近年来,原研哉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策展活动中。他认为设计实际上是发掘事物本质的过程和工作。他说:“我们生活当中接触的东西都是经过设计的,比如一只铅笔、一瓶水,我们看到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哪一个地方是经过设计的,在自己突然意识到这个设计者出于什么样的思考做了这样一个设计的一瞬间,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设计本身,并不是单纯拿出什么样的形态或者设计什么样的平面、立体去展现出来。”

低空飞行

▲低空飞行网站

原研哉还有一大嗜好就是旅行,在采访的最后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设计的一个关于日本旅行的网站–低空飞行。网站主要是介绍原研哉精选的景点,为了保持信息的独特性与筛选的精确度,整个内容包括地点的选择、照片、视频的拍摄和文字编辑均出自原研哉本人之手。原研哉说“低空飞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在可以仔细眺望地面风景的高度,看遍日本的内部或细节的旅行,凝视日本魅力的真谛。其用意是向人们传达“这样的日本,您意下如何?”。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