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cle Cycle 巡游亭(后称“小车”)是一个可移动的面包咖啡快闪店。对于“土地和食物”,我们与品牌方不谋而合:土地和食物的联系、建筑和人的联系,其实是同一叙述的“表”与“里”。我们常忽视农耕文明对现代风俗、礼仪、生活乃至空间逻辑的影响,食物的获取、运输、交易、消耗可能是串联起社会运作的基础逻辑之一。人无法割裂与土地的联系,正如离不开五谷杂粮。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项目分享一些对“风土”和“人情”的思考,试图用建筑的方式,找回当今社会中人与土地、人与人的连接。」

 

# 小车是一次新的尝试
The car is a new experiment

 

Cycle Cycle 巡游亭为了满足不定期更换场地,它的体量和设计意向都更加强调公共性和向外延展的可能,如何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甚至滋生出新的城市氛围。


而小车自身的“标志性”和“渗透力”同样值得关注:它将如何切换于各类公共空间,同时成为一个符号、留下印记,自处并与环境联结?这些从一开始就是我们最好奇的课题。我们用很长时间跟踪记录小车在不同城市的表现,体察预设场景和现实场景的出入与衔接。


如果说设计是建筑师对使用场景和用户的一场单方面预想,那么和小车一起巡游的过程则是我们鲜有的转变角色的机会。

 

# 小车是一个工厂预制装配式建筑
The car is a factory prefabricated building

 

可以被吊装到不同地点。它是“精致”的,“预制”意味着设计师可以反复打磨细节;它也是“粗犷”的,因为任何设计只有被挪移到城市语境中、投入使用后才得以验证,能通过设计达到的“预判”显得有限。

比如,在现场安装时我们发现,很多环节是排斥量化标准的,设计师逐渐进入施工状态,和工人一起摸索答案:布袋的扎法、布帘的长度、沙包的摆放,都是在一扭一转中试验出来的,有一种即兴发挥的临时感。再加上施工现场四周没有围挡,路人似乎也参与了小车的安装。而最能反映建筑本质的并非那些被抛光过的细节,而是雨棚上的凉席、质地粗糙的布料等等状态原始且不太可控的材料,它们始终保持随机性,更能在自然环境中发酵出野生的美感。

 

# 小车是一座不设门槛的“凉亭”
The car is a “pavilion” with no threshold.

 

它的整体形象来源于谷仓,演变成了一个木框架结构,顶部支撑着防雨棚,侧面设有遮光板,会让人联想到田地里供农民休憩的小草棚。其他农具和农村常见的物件也为我们提供了灵感,这些为使用而生的物品身上有一种实用主义美,同时携带情绪价值和特定场景信息。


小车的立面大多是用布袋堆叠而成的,将砖块的形状和粮食袋子的质感糅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坚固而平易近人的视觉效果。其中三面“布袋墙”设有不同尺寸的细长开口,位置偏低,使人们交流时有种从谷仓里探出脑袋的感觉。


同时,这些开口将内部活动有选择性地示人,从外部可以看到制作咖啡、装捡面包这样具有观赏性的动作,而设备等道具则被隐藏起来,让小车有了“台前幕后”之分。同时,小车立面上错落的开口将自然光引入室内,透视关系和元素的堆叠削弱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它变得更加亲切。


除了利用构件、材料和光来传达互动,我们还提供了其他更直接的互动途径,最明显的就是侧面的梯子和后方的临时休憩区——将遮光板支起、布帘散开,就能圈画出一个半私密空间。

 

# 小车是一次有关“身体尺度”的建造实验
The car is an experi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ody scale”

 

我们在充分利用构造本身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低技法”设计,引导人们自然随性地去跟小车互动,因此,小车投入使用后,人的参与使其“亭”的特质更为突出了。

比如小车的底盘就是一圈座椅,布袋成了“靠垫”,梯形立柱充当“扶手”,且保证了用户的个人空间。事实上,小车的座位都比较低矮,离地面高度在25到30 cm之间。

这是参考了农村常见的矮板凳(方便人们劳作时将地面作为工作平面)——当用户体感明显接近地面时,潜伏的身体记忆或许会被唤醒,这种特殊的尺度尽管细微,也有望让人们在互动中体会设计的意向。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Cycle Cycle 巡游亭
建筑面积: 18sqm
建成时间: 2023年10月
设计单位: F.O.G.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 雷荣华、熊爱杰、侯绍凯、庄少凯、张智睿、刘嘉锐、詹迪、郑宇
结构设计: 卷口构造 | 陶辛未
灯光顾问:立本社 | 张旭
施工图深化:邦舍深化设计
摄影: F.O.G.建筑事务所 | 雷荣华+熊爱杰、言隅 | 纳信、洪哲昊
撰稿: 白勺、曹筱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