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designer-talk

《Hi设计》专访Pechakucha Beijing 联合创始人 Nicky Meng (孟令达)

PKBJ3人组

Nicky(左一)与Sebastian Linack(中)和Florian Pucher(右一)三人组在2011年一次活动后合影

这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Nicky的大学同学Sebastian Linack(林赛博)在闲谈中聊起曾去上海参加过一次Pechakucha的活动。那一次偶然参加的活动让Sebastian Linack异常兴奋。两个人于是萌生了申请PechaKucha Beijing(简称PKBJ)主办权的想法。后来,闲谈变成了行动,Sebastian Linack果真从Pecha Kucha的东京总部申请到了主办权。北京也成为全球第24个拥有PechaKucha活动的城市。这一年是2006年。

Pecha Kucha是一个日语词,意思是“对话的声音”、“闲聊、喋喋不休的聊”。 这个让人感觉非常生涩而读起来又非常拗口的词汇。如今却成为众多创意人士异常喜欢的社交活动。在Pechakucha Night上,你会碰到各种摄影师、设计师、跨界艺术家……,他们通常会利用6分40秒的时间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新鲜创意。这种新形式的演讲活动,一改过去冗长、沉闷的形式,避免了那些令人打瞌睡的讲座或讨论会。Pecha Kucha的活动非常的随意,休息的时间里,大家可以闲聊、喝啤酒。这个非盈利的活动,由英国建筑事务所 Klein Dytham在东京首先发起,随后的十几年里,已扩展至全球700多个城市。

从2006年至今,PechaKucha Beijing 已悄然走过9年。Nicky说,9年多来,期间陆陆续续来来回回有过很多组织者,但是他的德国的同学Sebastian Linack林赛博,还有一个奥地利的设计师 Florian Pucher和他自己从始至今,一直坚持做着这件事。

说起PKBJ,Nicky总是滔滔不绝。他说,2009年在艾未未的建筑作品三影堂那场活动,是拄着拐去的。此前,他曾遭遇一次不小的车祸。骨折康复的他依然惦记着新一场活动。当他拄着拐杖出现在活动现场的时候,团队小伙伴儿们惊呆了,Nicky见同学Seb(赛博)之后一时说不上话来,只有眼泪夺眶而出。“那天的主题是“Music”,我一个俄罗斯皇家歌剧院的朋友现场还清唱了一段歌剧,300多人掌声雷动。”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似乎每场活动都历历在目。

PechaKucha Beijing 三影堂活动现场

2009年,PechKucha Beijing 在艾未未的建筑作品三影堂举办的活动现场

金牛座的Nicky有着天生的谦和与韧性,更因为他出色的能力,赢得很多朋友的称赞。每次活动上,他几乎是最忙碌的人。由于很多活动邀请的演讲嘉宾讲英文,Nicky作为主持人,自然而然地做起了现场翻译。活动结束,还总忙着向老朋友介绍新朋友。他说“借助PKBJ我认识了很多人,他们有创意领域的,金融领域的,政府机构的,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故事。有很多人都曾帮助过我,我十分感恩。”这也是我做Pechakucha Beijing 9年来最大的感受。

多年的积累,让Nicky成为国内创意设计领域最活跃的人士之一。他的工作也越来越“跨界”。他先后做过卫视节目主持人,工作涉及艺术、时尚、电影。如今,他在中国最知名的设计奖——红星奖传播中心做媒介总监。说起PKBJ的未来,Nicky说,将持续专注创意领域,并希望通过PKBJ推广更多中国本土创意人才,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设计与国际的融合与交流。

PKBJ与环球时报记者

PKBJ团队三人组与《环球时报》记者合影

以下是《Hi设计》与Nicky的对话

Hi设计=“H”   Nicky=“N”

Pecha Kucha Beijing 早期4人团队

Pecha Kucha Beijing 早期4人团队

H:当初怎样开始创办Pechakucha Beijing(以下简称PKBJ)的?

N:PKBJ的联合联合创始人是Sebastian Linack 我们俩当年是大学同学,他在北外学中文我读英文。偶然一次他提到他在上海参加过一次PK论坛,这种新奇的玩意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兴奋点。于是Seb (Sebastian Linack)在2006年就从PKN的东京总部申请到了北京的主办权。当年我们是全球第24个城市,一晃9年了,期间陆陆续续来来回回有很多组织者,但是只有我们三个人留下了:Sebastian Linack林赛博(德国),NickyMeng孟令达(中国),Florian Pucher(奥地利)

 

H:其他几个成员能不能介绍一下?

N:我的另外两个伙伴,一个是Sebastian Linack,他是德国高级建筑师,就职于德国GMP建筑事务所。 曾参与设计Soho 上海金融街、Soho 新天地、Soho 复兴路、梅赛德斯奔驰文化园区、杭州车站、天津西站、北京南站等。另外一个是Florian Pucher。他是维也纳建筑设计师,就读于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其导师为著名的普里兹克奖项得主Zaha Hadid女士。2003年期间Florian在建筑大师库哈斯的荷兰鹿特丹建筑事务所参与北京CCTV中央电视台新址的设计工作,2004年以建筑师的身份在北京开始工作和生活。

PKBJ&大声展20100930三里屯SOHO

PKBJ&大声展20100930三里屯SOHO

 

H:从2006到2014,长达9年的时间,有哪些感触?有哪些收获?

N: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我知道别人怎么翻译,我把他翻译成“天道酬勤”。9年来我们没有成立公司,依然靠自己靠朋友。一点一滴把他做到现在,对于那些不理解,那些冷嘲热讽,你只能一笑而过。9年,人生有多少个9年。我们三个人坚持下来了,无数的摩擦无数的碰撞,好在我们团结一致,从最初开始大家只是把他当做一个“玩”,对我而言,一个非设计从业者在设计领域想要占有一席之地,何其之难。

再有的感触就是感恩了,借助PKBJ我认识到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有创意领域的,金融领域的,政府机构的,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故事,每个人的事业都是我下一个项目合作的机会。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讽刺过我的人。Seb 是我的引路人,“蜜鱼”是我的精神伴侣,还有身边一直陪伴我的那数百个小伙伴;还有那些帮过我的公关公司,媒体人,他们给我无数灵感、机遇,我与PKBJ一起成长。

 

H:这9年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N:每一场都让人很难忘,除了我当年骨折有两场没有去到现场之外,其他都历历在目。09年伤愈后,三影堂那场我拄着拐去的,三个小伙伴陪着,见Seb之后第一眼没有说话,泪流满面。那天的主题是“Music”,我一个俄罗斯皇家歌剧院的朋友现场还清唱了一段歌剧,300多人掌声雷动。

还有就是几乎每次现场都会状况百出。无论你彩排多少次,那些突发状况都会让你措手不及。我曾经电脑线被人踢断,设备失控,麦克风失声,但结局总是皆大欢喜,大家依旧端着酒侃大山,互相换名片,继续下一段旅程。没有最难忘永远期待下一场PKBJ

 

PechaKucha在银河SOHO举办的活动现场

 PechaKucha在银河SOHO举办的活动现场

 

PechaKucha在银河SOHO举办的活动现场

 Nicky 在活动现场(左一)

 

H:能不能列一些 Pechakucha Beijing 之最,比如,人数最多的银河SOHO开业那次,这算一个,还有没有其他的之最?

N:鉴于每次活动的主题、嘉宾、场地、嘉宾反响等因素的不一致,我们很难在数量上去比较活动规模的大小。同样针对每次活动主题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同,很难去说哪些印象最深刻,或哪个是他们最喜欢的。但是有几次活动观众多非常多,比如2012年银河SOHO开业就去了近万人,在2008年在三里屯village的Orange 橙色大厅也有800多人。我们没有太多的“罪“,只有不断去创造更多的“善”。

 

H:做了这么多年,现在看PechakuchaBeijing 觉得还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未来的PechakuchaBeijing 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做?

N:我们很努力用心的组织了九年Pecha Kucha Beijing活动, 它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着,九年间我们得到了众多机构和组织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众多媒体朋友对我们无私的帮助,我们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和批评,我们走的每一步路都很艰辛,很希望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支持我们,参与我们。希望Pecha Kucha 在北京会成为大家的生活方式之一,会在创意领域持续被关注,为品牌企业提供更多的跨界灵感。

PKBJ 宣传画

20*20是PechaKucha的一大特点

 

H:Pechakucha 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每个人只有6分40秒,为什么要这样?

N:我们在展现形式上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同样也欢迎以视频的形式在我们这个平台上面展示,艺术类、音乐类等。但是艺术家展示的作品同样必须是六分四十秒,只是这个演讲中没有了图片,被影音资料所代替。2013年在德国大使馆那场邀请到龚琳娜的先生老锣,他一半演讲一半放龚琳娜的演出视频,还有刚刚提到的现场歌剧表演。

20*20的这个规则的存在,并不是为了限制我们嘉宾的演讲内容,我们严格执行这个规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为了大家综合考虑的结果,观众既能保持高度的关注度和兴奋点并对自己感兴趣的嘉宾意犹未尽。

 

H:和很多设计类的沙龙、论坛等交流活动不同的是,Pechakucha的活动比较“国际范儿”,这也许是推荐中国本土优秀新锐青年才俊的好平台,您怎么看?未来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吗?

N:首先,Pechakucha就是不同于传统论坛的,所以有些知名设计师可能反而适应不了这种20*20的模式,他们反而习惯长篇大论的那种传统论坛。而年轻设计师就不一样了,年轻设计师更能接受新鲜事物也更愿意去展现,去推销自己,而Pechakucha这种20*20的独特模式也更具挑战性,更新奇,同时,在Pechakucha还可以与更多其他的设计师包括国外的设计师交流,所以也吸引了更多的本土优秀青年设计师来参加。而Pechakucha不仅是一个论坛,更是一个社交平台,所以通过这个平台,我一直坚持将优秀的中国本土设计师推广出去,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设计与国际的融合与交流。

 

H:Pechakucha这么多年,接触了这么多的设计师,您觉得这些设计师有哪些共同点?

N: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必须要有艺术家的素养,工程师的严谨思维,企业家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财务专家的成本意识。设计就是思想,是设计师把他的专业知识,人生阅历,文化艺术涵养,道德品质等诸方面综合体现在设计作品上。设计师本身就是艺术家,是对艺术和创意的设计和挑战。

PechaKuacha Beijng 部分活动海报  PechaKuacha Beijng 部分活动海报

 

PechaKuacha Beijng 部分活动海报

H:您认为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如何评价设计的好坏?

N:设计仅仅是我在北京这样一个大都市创意领域中接触到的一部分。PKBJ活动不会限于某个典型的话题,我们也给其他的趣味话题留有空间让大家可以一起来交流。我们给嘉宾一个平台和机会来体验。PKBJ目前作为一种跨界时尚活动在艺术界和设计界等所有创意领域悄悄的在流行起来,时尚不一定流行,但是流行的一定会是时尚,我们很开心现在有一些不是艺术界、设计界的人群加入我们,大家在我们的活动中接触到设计,与其他的设计或非设计领域人士进行交流。

设计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见解,这个评价因人而异,作为一个非设计师,我也没有资格给设计做出一个评价。

 

Nicky Meng (孟令达)

•国际艺术设计创意论坛PechaKucha—北京联合联合创始人
•梳理瑜伽合伙人
•森星传媒-总经理兼制片人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中国红星奖传播中心—媒介总监

 

曾接受过的媒体采访:
TimeOut杂志、环球时报(Global Times)整版专访、《优度》杂志专访、博宝艺术网、视觉艺术网、现代青年杂志、MSN中文网、凤凰时尚网、土豆网、CNTV大时尚、和讯网、搜狐时尚、优酷、酷6等。
Nikcy做过老师,做过翻译,做过节目主持人。工作涉及过艺术,时尚,电影等众多领域,目前专心致力于 创意、跨界与融合。

WEIXINDI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