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梦想改造家》让许多中国观众认识了来自日本的建筑师青山周平,从那之后,青山周平在网络上迅速蹿红。那是青山第一次参与私人住宅设计,某种程度上也是国人第一次感受到普通人的居住问题原来可以通过设计获得如此巨大的改变。

_20170616145549

青山周平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和拥护者几乎超过了国内任何一位建筑师,包括张永和、王澍等国内知名的建筑师。但对于此,青山显得十分淡然,他说,自己想做的事并没有因为被媒体关注而改变,反倒让他的设计理念有了被更多的人所感知的机会。

青山君是80后,也是北漂一族,来北京已有10多年,这些年里,他亲身经历中国房地产的起伏,作为以建筑师,他竟没有在北京购买一套房子,而是一直住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之所以选择住在胡同里,是因为青山认为这种没有围墙的家居生活才是最理想的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可以不停地发生联系。

在他的眼里,胡同口的蔬菜水果摊儿,就是他家里的冰箱,家门口附近的餐馆是他的厨房,离家不远的咖啡馆就是他的书房和办公室……在青山眼里,这些都是家的一部分,家的延伸。他认为家应该是开放的,家应该跟城市融合在一起。

青山君对家和家庭有着独特的观察和理解,他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房子,但越来越没有家。中国现在的年轻人是缺少家的概念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城市里可能有小的房子,但是从早晨到晚上 一直在外面工作,晚上回家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生活。这种房子也不能说是他们的家。

青山说,家的概念一直在变化,现在的视频直播很火,他曾看到一个直播网红说,每天会准时去做直播,因为那些粉丝就像是她的家人。而对于那些粉丝每天到家,打开电脑,打开直播间,他们就知道主播一定在那里。每天回家一定在的那个存在,其实就是家。

所以,这是作为建筑师的他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空间设计,来改善社会的状态,因此他做了400盒子的项目,这个项目入选了原研哉先生发起的HOUSE VISION的中国部分。

_DSC4435

青山君身上有一种温文尔雅、低调而谦和的气质,这种气质也体现在他的设计中。他为胡同里的大妈改造房子,也接受酒店、画廊老板的设计委托。成名后的青山周平被越来越多的事情占据着时间,他坦言自己是随性的人,计划性和时间管理都做的不好。有的时候,他也会感到压力,但与团队的人一起讨论问题是最好的消解压力的办法。

我们的访谈,在青山周平的工作室里进行,那是一间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办公间,墙壁淡白,裸露着纹理的三合板拼成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青山获得的各种奖牌奖杯。在短短2个小时的聊天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的理想和抱负。

可能由于媒体的缘故,很多人以为青山只擅长改造小的住宅,但作为职业建筑师,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的误读。他希望以后通过一些建筑项目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他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建筑作品可以得到专业的认可。

青山说,他的建筑师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但显然,相比其他人,他已经有很多更好的机会。

 

[Hi设计=Hi,青山周平=青山]

 

我在专心做建筑和研究有趣的生活方式

 

Hi:最近在忙些什么?

青山:我本身是建筑出身,最感兴趣的地方还是建筑,之前我做的改造的项目和室内的项目知道的人多一些,但建筑上我们还没有完成的项目,所以我们现在工作的重点是想做完整的建筑作品出来。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建筑项目比较多,但我们做的建筑项目一般都选择比较小的,一般做的是几百平米到一、两千平米的这种规模的建筑。最近即将完成的是上海的一个小画廊,这个很小,就二、三百平米。

我们同时也在做房子改造的项目,比如苏州的老院子,北京的几个四合院。包括比较正常的室内设计,比如商场。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产品的设计,跟家具品牌合作,做一些家具,所以各种类型的项目都在做。现在项目的邀请很多,我们想做一些有趣的或者是一些新的概念的东西,包括400盒子的那个项目,现在也在进行。

▼house vision理想家 400盒子的社区城市

[videojs_video url=”http://www.hisheji.com/400boxes.mp4″ height=”358″ width=”680″ ]

400boxes (1) 400boxes (2)

Hi:400盒子的项目开始落地了吗?

青山:400盒子的项目我们现在在做深化的设计,这个项目可能会结合一下新的技术。有点像共享单车,他们的品牌在共享单车实现这种系统的时候结合很多技术,比如蓝牙。共享单车的系统是很革命性的东西,同样这种革命性的东西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像共享单车随便停放的问题,那怎么办?

一方面是有问题,一方面是通过新的技术或者新的想法来解决它。这个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吧。我们可以否定它,因为有各种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有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去解决它。我觉得这两个态度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人其实是看我的想法的时候,也会提出很多问题,因为这个想法是跟过去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样的,所以会有很多问题出现。

但是,这些问题其实对我们来讲,反倒是很可能变成我们设计的一个特点。最后还是看我们怎么把这个问题变成亮点?比如有很多人睡觉比较晚,而有的人就会很早睡觉很早起床,那他们在空间里面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在想怎样通过手机或者感应器,或者智能化的技术来解决它。比如说温度,有的人喜欢温度高,有的人喜欢温度低,那这些都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在哪个地点是比较安静的,温度比较高,或者是比较亮的?哪个卫生间是空的?我觉得未来,在400个盒子的项目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东西,这其实也是比较有趣的方式,这些内容我们现在都在研究。

HI:这个项目有很多的研究和探讨,有点像实验。

青山:对,就是一个实验,所以我们很幸运的能做这样有梦想的年轻人,一般来说,如果只是想做赚钱的项目,就不会做这个东西。

HI:这种复合型的理念您应该是最早将它落地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和其他的建筑师探讨过这个理念吗?

青山:我们本来是House vision平台上的一个方案,很多建筑师也提出未来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概念,在这个平台上,我跟很多建筑师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因为House vision是原研哉先生发起的,他也很喜欢我的这个项目,原本他希望我的这个项目可以和MUJI合作,因为MUJI也是一直在做公寓的改造项目

我们其实有去中国的南方去看,比如福建、广东这些地方,那里的城市里面有很多没有人用的工业建筑,这个盒子是一个工程的东西,所以就简单做个硬装,直接把盒子的概念都放进去,这个可能是比较系统化的,像产品一样最后变成一个系统。这个也是跟原研哉先生有探讨的事情。

▼house vision理想家 400盒子的社区城市

400boxes (7) 400boxes (3)

HI:我们看到你对于家和家庭的概念独特的理解,这或许是做400盒子的一个出发点。现在人们在家这个概念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青山:现在中国大城市里面的年轻人,越来越失去了我们传统意义上那种家的概念,这里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城镇化,很多家庭都搬过家,原来的房子都被拆掉,人们搬到工业化的楼房里。这是很多家庭几十年来的一个变化,过去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生活的那个空间已经没有了。现在在上海、北京的年轻人春节的时候回家,可能父母的家还在,但是那已经不是原来小时候住的房子了。但是在日本,还有其他很多国家,都不是这样的,我现在如果回日本的老家,父母住的地方是我原来小时候住的房子,我小时候学习的桌子、用的房间都在,过去成长的那些痕迹都在。那其实是家的一个记忆。但,现在很多的中国人是没有这个东西的。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是缺少家的概念的一个群体,包括他们自己在城市里面的家也一样。他们可能有小的房子,但是从早晨到晚一直在外面工作,晚上回家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生活。这种房子也不能说是他们的家。

家庭一直在变化,家也一直在变化。现在的视频直播很火,我之前看到一个直播网红就说,他每天到那个时间,就会来直播,因为对那些粉丝来讲,那个直播间就是他们的家。因为对于很多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每天到那个时间回到家,打开电脑,打开直播间,他会知道主播就一定在那里。其实,每天回家一定在的那个存在, 就是家。所以,从这样的一个思考来讲,我们作为建筑师应该做什么样的设计,做什么样的住宅,这是我考虑的一个问题。

 

我们忽略了建筑领域跟社会的连接

 

Hi:梦想改造家播出后,很多人都觉得您是一位擅长改造的设计师,但其实您还做了很多商业空间的项目,那这些商业空间项目和改造有什么不同?

青山:对我来讲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希望做的是不同模式的,我要做店铺的话,不是说好看不好看的问题。像我们之前做的未读书店,对我们来讲其实不只是做好看的书店,我是想做跟过去的书店不一样的店,因为现在城市里书店的功能越来越不一样了,过去的书店是像新华书店那样的,主要是卖书的空间。但现在我们想买书的话,一般在网上买更方便更便宜,那人们为什么要去书店?我们为什么要设计书店?这个是做未读书店的一个出发点。

我们一般做项目的时候,都是从这样的角度去考虑的,像我们现在做酒店,现在社会中的酒店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比如海南那个项目,我们把共享的理念跟度假酒店结合在一起,过去的度假酒店都是比较封闭比较私密的,过去人的方式是不想跟别人打交道,只想自己有一个游泳池。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有一个可以一起做饭的地方,这种地方可能跟本来不认识的人一起共用,所以这是一种新的模式。

社会在不断变化的时候,人们的需求也在随之变化,我希望去探讨一个本质的空间模式,根据这个空间模式去做具体的设计,这样设计就是比较有内涵的,不只是好看与不好看的层面,所以我希望所有的项目都有一种新的视角。我选择项目的时候也会考虑是不是有机会去这么做,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容可能我就不太感兴趣。

▼未读书店

__DSC5730-2_1 __DSC5814_1 __DSC5826-2_1

HI:我看到您还做了原麦山丘的一些店,现在怎么看这样的项目?

青山:原麦山丘是最早期跟我们合作的,是属于比较正常的商业室内项目,所以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体验没有那么多,如果我们现在有同样的项目的话,可能不会那么做,或者不接,因为那个是简单的商业项目。

HI:自从梦想改造家之后,您就被贴上了标签,大家觉得您是一个擅长做改造小空间的设计师,但事实上这个其实是一个误读,那对您会不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青山:其实我觉得这个也没关系,我也没有那么在意。我会利用这个东西,中国很有趣,我做的项目是那种很小的改造项目,但是有些客户是让我做跟这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当然我希望通过未来几年的作品把标签改变,虽然那个标签是我感兴趣的一部分,但不是我主要的兴趣所在。

HI:有很多知名建筑师都做过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但似乎他们却都没有您在中国的民众中这么有影响力和知名度,您觉得哪一种更有意义?

青山:其实这几年我很清楚地感觉出这两种意义的不同。建筑也好、室内设计也好,因为我是建筑师,所以我会去一些比较专业的建筑领域的沙龙活动。我还在清华读博士,所以我也会参加学院派中比较理论性的讨论,因为梦想改造家的影响,很多室内设计领域的活动也邀请我,这就完全不一样。

室内设计师的工作跟老百姓接触的面比较广,可能所有的老百姓都需要装修,所以室内设计师的活动都比较接地气,没有那么多理论的东西。而且室内设计领域的活动会比较有钱,因为很多企业很多材料商会赞助。而建筑师的活动一般都是没有钱的,因为这里面的企业一般不需要这种广告。而且建筑师的活动更理论化,没有老百姓的参与,学院派就更加偏理论一些。

当然没有反对学院派,但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建筑这个领域会不会太封闭了,跟社会失去了连接,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是大企业、房地产公司、政府这些,可能他们只是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但有可能95%的人是建筑师没有顾忌到的一个群体,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通过节目认识我的原因也是因为建筑师之前在做的事情都没有被老百姓看见,偶然的通过节目看到,所以就会有那样的效果。

▼原麦山丘

YH_03 YH_06 YH_01

 

无论什么样的时代都需要个人的独立思考

 

HI:您觉得国外的建筑师和中国的建筑师有什么不一样?

青山:比如说日本,建筑学里面也有结构、机电和设计的部分,但都是在一个建筑系里,比如我大学本科的时候,我们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才选专业,一年级到三年级大家都是学所有的东西的,第四年的时候才会分结构、机电和设计专业。中国的话,建筑学院里面是没有结构设计和机电设计的,这些都在土木工程里面。目前来讲在中国能理解设计的结构设计师是很少见的,有许多建筑师也没有跟结构设计师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区别。其实,有许多建筑师是需要结构设计师的帮忙才能完成的。所以很多国外的设计师会跟很有名的结构设计师联名做设计,设计完成后,结构设计师的名字也会出现在项目信息中,这个也是一个建筑创新的方向吧。

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在日本,一个人的事务所也是可以报批的,如果你有一级建筑师的资格认证的话,那一个人的小事务所也是可以做建筑项目。但是中国的话现在还没有开放到这个程度,所以个人的事务所只能跟有资质的设计院合作,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HI:现在有很多设计师都从大院里出来自己成立事务所,您有什么经验可以跟他们分享的呢?

青山:我觉得大的设计院未来也要有大的改变,现在大家都在讲人工智能。大设计院一般擅长那种比较大规模的,有复制性的,不需要特别个性的工程项目,但那部分工作有可能会被新的技术淘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自动驾驶技术十分发达的时候,首先淘汰的可能就是系统化、固定模式的运输方式。但假如说我们周末的时候要开车去郊外玩,这种是没有办法被技术淘汰,因为我们可能不是从这个地方直接到另一个地方,中间我们可能还会去其他的地方。当然,我对人工智能了解不多,我只是觉得可能在未来的100年里,人工智能会改变很多事物,但是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那些个人化的、文化的、创意的部分可能不会被改变,也因此会显得越来越有价值,越来越重要。

所以,我觉得可以给年轻的建筑师们带来的一个有价值的分享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时代都需要个人的独立的思考和创意能力。

Hi:其实,我们有发现建筑师观察社会的视角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这种观察的背后体现了建筑师的一种能力,您觉得对于青年建筑师们来说,应该如何塑造自己的这种观察能力?

青山:我觉得第一个可能就是要去看历史,学习历史,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有些东西是怎么开始的,又是怎样慢慢消逝的。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我们的周围是这个样子,它经历什么样的一个发展过程,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地方是值得一名建筑师去学习和需要了解的。

第二个可能就是,从身边的生活里发现。这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问题了,还有敏感度,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是专业外的东西。每个人可能和每个人也不太一样。

▼灯市口L形之家

Lxingzhijia (19) Lxingzhijia (2) Lxingzhijia (14) Lxingzhijia (22) Lxingzhijia (10)

 

我希望通过空间关系把“我”变成“我们”

 

HI:从客户、市场的需求来讲,未来空间的需求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青山:我觉得这是社会的变化,之前的话可能是业主的要求做学校做办公室,但现在这种分类也是越来越模糊了,这些分类也是一个临时的东西。因为之前没有这样的东西,我们现代的想法让它留下,我们的未来不一定是有医院,不一定有博物馆,因为这些空间的功能和场景都在发生变化。

HI:我们也感觉,无论是商业空间还是公共空间他们的功能和一些边界变得模糊,我们也观察到整个社会的碎片化的特点,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生活,完全被网络给解构和打散,在空间上出现像400个盒子这样的项目,会不会也是碎片化的一个结果?

青山:其实碎片化也要这样看,时间也一样,人也一样,都是越来越碎片化。过去的话我们有家庭、单位、邻居,这些是链接我们的一个平台。但这些现在都没有了,我们都变成了个体,其实我想做的事就是通过建筑的空间想探讨未来或者现在的一个新的平台,连接每个人,把“我”变成“我们”。很多人都在做这些事情,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也好,艺术家也好,很多人都在关心这个点,“我们”在变成“我”,那怎么样让“我”回归到“我们”。那我是建筑师,我希望通过建筑空间的关系来探讨这个问题。

HI:这好像是一个社会趋势,好多代表性的建筑都是诞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里面,可能这个时代像您做的400个盒子就是一个很有时代感的建筑,那这个建筑会不会沉淀下来呢?或者说这时代什么样的建筑会沉淀下来?

青山:这个是件很难的事情,你说我们200年后,300年后,我们的教科书里会讲哪些内容,哪些建筑可以供我们学习,我们做的建筑项目会不会成为时代的经典,这个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我们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建筑项目成为时代经典而做建筑,但是如果我们的建筑可以以这种方式留下来,那是很幸福的事情。我觉得做建筑还是要回归建筑的本质功能,现在很多网络媒体和信息领域的发展,建筑很多是通过手机屏幕来传达的,越来越少的人可以实际的体验这个空间,建筑空间本身的功能越来越弱,我觉得有力量的建筑还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最重要还是要要回归建筑功能本身吧,能够解决业主的实际问题。建筑师不会因为所做的项目不可能成为经典建筑而不去选择。就像我们,也会做一些POP-UP 的项目。

HI:你们做过什么样POP-UP的项目,对POP-UP有什么看法?

青山:我们现在有一个准备和Thinkpad合作的POP-UP,不过这个还没有做。

对于POP-UP STORE来说,因为它是临时的,不是常规的建筑,这里面是充满探讨实验性的东西,做POP-UP的角度跟普通建筑的角度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它的重点还是传播,还是要通过这个小空间吸引人,如何通过网络获得更快更大范围的传播可能比实际的体验更重要。但建筑不是这样,建筑是实际的体验更重要,传播当然也重要,但是不会是它的第一目的。所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POP-UP就会更关注它的话题性,它的可能被传播的部分。

▼南锣鼓巷大杂院住宅改造

1

 

我希望我们做的东西被业界认可

 

HI:我看到您的很多报道,也看到有报道写您为什么来中国,就像您刚才说,有很多的可能的机会,真正让您留下来的是这个吗?

青山:差不多吧,这边是比较年轻会接受很多新的想法,年轻的设计师可以做的事情比较多。中国过去经历了大规模的城镇化的这个过程,到现在能够让建筑师去呈现的机会越来越少,其实日本也是这样,很多建筑师他们并没有机会去做特别大型的建筑项目,所以他们会选择一些非常小的项目来实践建筑的表达。而中国目前,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里实践的机会依然是很多的,而且中国社会处在这样的一个变化的过程里,这种柔软的土壤也非常适合建筑师来这里做各种尝试。

然后现在不仅仅是中国了,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在吸引很多中国人去做东西,比如东南亚,日本、欧洲,其实他们都去别的地方去做新的事情。这个时候建筑师也跟他们一起。比如我们在欧洲有项目,在日本也有项目,之前也有些东南亚的项目,这个也是我觉得比较有趣的趋势。

Hi:为什么选择去清华读博士?

青山:之所以选择去读博士,是希望自己能够在理论上有更多的进步,我个人并不是非常喜欢学院派或者是实践派这种对建筑师的称呼,但是学校是培养和帮助一个人建立理论体系的很好的地方。我会很主动的参加学校里,或者是行业里的一些活动,我觉得作为建筑师,我需要获得这些信息。

HI: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没有想完成但还没完成的事情?

青山:我希望我们做的东西被业界认可。当然包括获得一些重要的奖项等等。还有每年哈佛都会邀请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去做交流,我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被邀请。当然,我们不是为这些而做设计的。

HI:像普利兹克非常在意建筑师的价值观,你会在意哪些东西?

青山:我们做的东西还是跟社会有关系的。像去年(2016)获得普利兹克的那个建筑师,做的也是跟社会有一些连接的。建筑有各种价值,建筑跟社会的连接也是一个价值。像扎哈那样就是很高标准的造型,也是建筑本身的一个价值。建筑不是说一个标准来判断的,我有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对社会、城市的连接比较感兴趣。我的设计都是从社会城市变化来获得一些灵感,然后把它变成我自己的空间形式,这是我擅长的部分吧。我不擅长做像扎哈那样的造型。

我做家具设计,可能也是这样的,我不会做特别夸张的造型和创意。我还是会从现在用户的场景和空间的需求里看家具产品的设计。

失物招领家具体验店

1-external1_lost-and-found_blue-architects-960x590 3-hall-way_lost-and-found_blue-architects-960x639 7-garden_lost-and-found_blue-architects-960x639

 

我会琢磨业主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HI:您成为公众人物之后,有很多跨界合作,有很多品牌找到您,比如戴森等等,您怎么选择和看待这些商业上的合作?

青山:我觉得还好,我们过去的价值观里可能认为商业品牌寻求合作的是影视明星,但是其实有一些品牌他们的诉求也非常的明晰,他们希望向一些知识阶层传递他们的品牌理念和产品。我对于商业品牌的合作没有可以去排斥或者怎样,我觉得我可以在这里面收获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这种方式也可以把我的理念也传导到人们的心理,那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选择建筑师没什么不好。

HI: 作为一名设计师,您是怎样与客户进行沟通的?

青山:做设计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喜欢忽略掉客户表面上的所谓的需求,跟甲方开会,我可能是左耳听,右耳冒,客户说了一大堆,可能都是不重要的,反而我会在意他们无意间表达的一些细节,我会琢磨业主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做完的方案,也不一定是业主所有的需求都毫无保留的满足和实现,但我会给他一个不一样的方案,不一定是业主之前表达的,但是会让业主感觉超过他们的期待和心理预期。这可能也是许多设计师想做到的,我们会非常愿意这样工作。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客户会非常坚持他们自己的意见,这个时候,也会是没办法。但还好,我们的客户还都不错。

▼失物招领家具体验店

6-exhibition1_lost-and-found_blue-architects-960x639 6-exhibition2_lost-and-found_blue-architects-960x639 6-exhibition3_lost-and-found_blue-architects-960x639

 

我会把生活中的现象归纳为理念

 

HI: 建筑师都比较累,经常熬夜做方案,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精力的充沛?

青山:我觉得这个也是建筑师能力的一部分,建筑师与其他行业不同,没有退休,很多建筑师80几岁也还在做建筑。没有健康也是没有办法创业,这个就需要控制自己,我在这方面做的也不好。比如不抽烟这些是我能做到的事情,我就尽量去做,有时间会去健身但是不是特别多。

HI:您之前说家里没有冰箱是真的吗? 

青山:其实这些是我灵感的来源,不是说我家附近有菜市场我就真的不用冰箱,不一定的,我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看到这些现象,我会归纳成一种逻辑或一种理念。

HI:您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嘛?

青山:不是,我非常随性,没有严格的计划。

HI:有闲下来的时间吗?

青山:也会有,但我也会来工作室待着,但感觉不一样,没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就看看书,想想事情。而且像现在出差比较多,我会利用在飞机上和车上的时间去看看书。把读书的时间都放在移动的空间里。之前去各个地方开完会就直接回来了,但现在去到各个地方的话,我也尽量去看看当地的一些东西、建筑之类的。所以现在会稍微多一点时间去到各个地方去感受当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