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下午,TEDxBejing设计沙龙再新国贸饭店举行,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英国、荷兰和瑞士等国家的11位演讲嘉宾,从设计、建筑、艺术、时尚、旅行等专业及跨界角度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

11位演讲嘉宾吕永中、华雍、何武贤、细尾真孝、Hans Martin Galiker、孙博、青山周平、叶长安、Ole Bouman、全丙森、胥一波先后登场。TEDxBeijing论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演讲人展现了他们此时、此地对于设计与自身设计工作的理解。从当下出发端视传统,从全球出发回首东方,直面环境带给设计的种种影响,探索非凡设计生成法,聚集设计能量场。下半场,演讲嘉宾分享了设计以及自身的设计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与生活方式的影响。观众们在下半场真切感受到设计对每一个普通人衣食住行的影响。

以下是嘉宾吕永中的演讲实录——

fdgsgsd

上个月在上海做了18分钟的演讲,今天8分钟让我感觉生命很短暂。

我想讲一讲我最近的思考,如何定义我们的生活,当然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也游历很多国家。

1-150ZH34501

我想40岁以后一直在做两件事,一个是出家,当然这个出家和那个出家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回家,每天我们会出家工作,为了某种目的而工作,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回家。那什么样的家让你愿意回去?有客户跟我说我们家老公天天想往外跑,不愿意回来。我说是你的问题还是你家里的问题,当然可能都有问题。我在想家这个空间如何让人留住,或者能够成为他的一个物质或精神重新去充电的能量。

看看我们在当下中国的一个情况,我只能非常粗略的来说。第一,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后希望用文化来支撑这个家。

这是我当IF中国评委的时候参赛的一个作品,工艺来说非常的精美,文化也有很多说法,实际上他是一个手机。它离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远了一点,所有的本质需不需要回归是我们对文化的考量。就像最近在网络上比较热的一个现象,一个太极拳被击倒一样。从武术、设计、生活领域里面都可以呈现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不断的在问一些命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我们的空间,我们的空间需要文化去支撑脆弱的心灵,或者为了证明我们应该存在的理由。但这个空间的属性,文化的属性它的机缘是什么?来源于生活还是某种权利?

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从无到有的30年,我们从没有一个杯子到有无数的杯子可以选择,我们还在继续表现我们的一些欲望,当然欲望是人性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说我们落在什么样的载体上更好?所谓奢侈这个命题会重新排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的家园我们所有的生活方式,我们在不断的学习,终究要回到他应该的状态。互联网时代就是一群人与更多人在一起的时代,我非常认同这个命题,把人性的优缺点暴露无遗。

还有一个命题是在效率极度拉开的时候,我们需要用什么来平衡我们的生活,或者平衡我们作为人作为生命存在的那部分,所以我希望做反效率的事。

关于生活的本质与生活命题基本上是40岁以后会问的一个命题,我们缺一个杯子,我们到底应该在家里面干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我们已经在回的路上。生活充满残疾,背后充满商机,我觉得这是我们会交换的时代,是一个整个颠覆的时代,是可以重新定义我们生活的时代。

pp

我一直说半木,不是无,也不是空,我们在群众之间,我们在有物空间,这个间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在黑白,我们把控时空里面存在的点。器物不仅表达了生活的美学,也表达了生活的态度。2000年我做了“笛”“香”,我们忽略了时间,我们不知道时间对我们多么奢侈。从电脑上的一个概念变成设计,可能远远不够。

所以我决定成立我的家具工作室,我首先跟工匠在一起,我得跟木头在一起,多少年以后改变了我对木头、材料的看法,把我从现代主义的思想里面往前推了一步,还有材料代表的人文价值跟意义,除了我们要点状思维,更应该是系统思维。

1-150ZH34246

古代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如何解构,解构的目的是为了重构,重构便成了我很重要的思考。我也尝试两个人的家可不可以有一种调性,需要存在的是什么?前段时间我在杭州跟一个朋友聊,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买了房子的朋友他们说,我坚决不要中式,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命题,他觉得要跟地道的中式决裂,年轻人要跟正常决裂,这是一个正常的事,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

重构这个事情要有一些理由,那么东方生活秩序,我原意是跟院跟落的关系,我们强调的是院,然后是落。或者从我们的秩序里面,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避免我们城市的嘈杂。比较来说,中国式的居住我比较喜欢的方式得有厅堂,什么叫厅堂?得有一家之主的厅堂,可能跟我们现在及其开放沙发方式不一样,我经常从我的客人当中去揣摩他们的厅堂愿意放一个老红木家具,原来我不理解,现在我理解了。

dian_07

北京 半木空间

第二,我们的书房也不一样,我们的书房跟我们读书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一张长桌,可以把我们的画卷展开来,产生的变化就不一样。我觉得他更多是融合在一起的感觉,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间,那么它需要一些载体。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研究,我们就能从简单所谓的国际化的方式里面,找到我们自己的方言,找到我们自己可以尝试、存在的载体。

家具这个空间,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我们当时设计先做了一个空间,然后再买了家具,其实顺序有点颠倒。我觉得第一层皮肤,第二层是我们的家具,再是家所需要的空间。这个顺序不能倒过来,因为倒过来我们会忘了本质。我们本质是因为一个茶桌,变成了茶杯。

dian_18

上海 湖丝栈艺术空间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秩序,另外一个逻辑,我们上一辈传承我们的东西,我觉得我们需要新的儒家思想重构我们的逻辑。所以,我从书房开始,我想重建这样的书房秩序是说具备这样的功能更加平等,不需要那种老的尊卑,他可以为你营造一个想象的平台,希望你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追寻一点什么,寻找一点很重要。

1-150ZH34328

气息传达很重要,而不是形式传达。我希望有这样的天地表达我的想法,相信这样的想法也被很多人接受。器物没有说话,但是有些人就跳上去了。他可以延展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你可以喝茶,你可以完成你的阅读、禅修、古琴,其实只需要三个平方的地方。那么人体工学对我来说,我恰恰觉得明式家具缺少一点现代科学的东西,当然他主要强调的是儒家思想。一个整体的思考,能不能倒过来想,我们能不能从原来的格局里面思考一样,这是不是善良的设计,然后需要什么样的结构,由此而生的美学能不能自然而然发生,多一点、少一点,我们在不断的平衡。

1-150ZH34421

我喜欢画图纸,我觉得是身体在参与设计,而不是脑子在参与设计。这些结构在几千年的传承当中有他的一些道理,我们需要把它拿过来,一个料是不是有必要,只有试了才知道。一个圆弧结构,你腿在移动的时候,它给你一些支撑。高度的变化,其实代表了你更细微的思考,在家的时候你穿拖鞋。我觉得对当地人的思考变成我思考的动向,有时候坐在马桶上,我脚就发麻。桌子能不能像人一样趴在地上,一个扶手像书法一样,文化就藏在一瞥一捺中间。

我相信这些耗尽时间的东西,一定会被人慢慢感知。这个屁股上这点弧度,也是一个微笑的弧度,表示欢迎你来坐下,变成了一种生活。10年之后我基本上按照这个,完成了我次序的建构。这不是建家具,是一个电影,我想用这些家具搭建一个平台,演绎当代生活的一部电影。这是我的家,我利用器物联结我、老婆、女儿三个人,我相信女儿长大以后能记住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我相信文化也就这样传承下去,没有多么复杂。

从单纯的设计,我想回到一个能量的角度,我们想搭建一个新的平台,赋予身心愉悦的能量。谢谢!